English

为了那段震撼心灵的历史

1999-01-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98年已经成为历史。在中国人的脑际里,这一年最创巨痛深、刻骨铭心的莫过于夏秋的那场人跟洪水的生死较量与搏杀。

洪水退去,科学家认真研究治水之道,政府部门加大防灾力度。作为普通人,为救灾捐了钱物献了爱心之后,还能做什么?

早就有人担心,老百姓在大灾难面前激发出来的激情与奉献只是昙花一现,难得持久。今天,笔者可以负责任地举出一个实例:一本厚重精美的《1998中国水灾》大型摄影纪实画册,中华慈善总会编辑,由数百名不取分文的志愿者3个月的劳动合成。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从20岁上下的莘莘学子到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他们之间素不相识,一个庄重的使命把他们牵引到一起——记下这段震撼心灵的历史,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和淡漠。纪念抗洪,意在永却洪灾,为了不再发生,至少是不再发生如此大的洪灾。

另一场“拯救大兵”

的战役打响

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掀起史无前例的大救援。去年8月11日,中华慈善总会。在不绝于耳的电话、传真声中,工作人员注意到一封军人家属发来的传真。

她是一位军医的妻子,以丈夫的经验和女性的细心,她预感到抗洪勇士顶烈日,受饥渴,整日浸泡在污水中,将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员落下各种疾病。建议慈善总会为此次牺牲和因伤致病致残的战士等设立一个专项基金,长期援助他们。建议得到总会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勇士援助基金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由杨团女士出任主任。随后,请来了北京匹夫策划公司的许喜林先生、北京大地广告公司的张大林先生对基金会进行策划和定位。9月初,两个公司提交的书面策划案中,不约而同提出编辑一本抗洪摄影画册,通过出版部门将销售收入捐给勇士基金。这个建议迅即获得总会领导层的认同,摄影画册的操作由是而起,开始了另一场“拯救大兵”的战役。

领命后,从未搞过画册的杨团并不发怵,她第一个想到的是聘请总会宣传与策划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强担任图文总编审。王永强并非在职工作人员,而是有两年打工工龄的志愿者。他32岁即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在画报界是公认的技术顶尖人物。“大洪水百年不遇,我们这辈子也就碰上这一回。人生能有几次搏?要为老百姓留下一份永恒的纪念,再难也要做!”杨团多次给自己的部下鼓劲。说是“部下”,其实都是临时的。勇士基金办公室只有她一人是“正规军”,其余全是志愿者和实习大学生。这么一个来自各行各业、完全没有配合过的班子,能做出一本高质量的画册来吗?而就在同一时间里,几个大型抗洪摄影展览隆重开幕,几十部摄影画册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人家大都是成系统建制,财力雄厚,兵多将广。慈善总会则是无钱无人,杨团孤掌难鸣。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杨团坚信,慈善总会自有别人不敌之处。奉善济事,可以涵盖各行各业。灾难当前,普通民众中迸发出的那种凝聚力、创造力更是无法估量的。力邀善士,广招贤达,向一切人求教求援,博采众长——正是我们的优势。

慈善画册能征集到好作品吗?

没有好的摄影作品,一切都无从谈起。找片子,选片子,一时成为重中之重。

怎样才能全景式地表现灾情?杨团想到了遥感照片。她找到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地面站站长刘定生教授听说来意,立即组织了专门的收集制作图片的班子,无偿提供了长江和松花江全流域洪水淹没分布图的光盘。其中蜿蜒的长江原是3张单独的照片,编辑希望能将其对接起来,使读者一目了然。于是,找来同一天的图像,遥感工程师和负责图片设计的电脑工程师耗费了大量心血,在电脑上多次制作,终于连缀成一幅长达3面的拉页。画面上,江水东去,红色处即“洪”,如燃烧的火焰,到处伸出它的利爪,几成一片红。在不加任何修饰的宏观景象面前,你不能不惊撼于世纪洪水的为害之烈。之后又找到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院,他们送来一整本航拍图片。这样,一共8张从高空及地球之外拍摄到的洪涝场景构成这本画册独有的风景。其中有数张是加拿大和法国的有关机构破例提供给中国慈善机构的。

自慈善总会在报纸上刊登了征集摄影作品的启事,这里再次涌起了人潮。刚从灾区返回的摄影记者来了,深目高鼻的外国慈善家来了,京城内外许许多多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来了。工作人员接应不暇,案头上的照片与时俱增。满眼尽是两种色彩——混黄的浪头与猩红的救生衣。

并不是专职摄影记者的郭海鹏,在自己所在的《法制日报》上已经发表了10多张抗洪内容的图片了。前线去不了,就拍后方。在慈善总会、民政部的捐赠点,经常可以看到他年轻的身影。时间久了,小郭俨然成了总会的专职摄影人员,随叫随到,来了一起干,一起吃盒饭。为了画册,小郭送来了109张照片,他自掏腰包上千元摄制的。

在北京举行的几个抗洪抢险大型摄影展览会场,杨团、王永强等人是观众中最如饥似渴的。他们仔细琢磨每一张图片,分析其优劣,逐一记下拟入选作品的题目、作者及单位。随着眼界的扩大,对自己那本面册的构想也愈发清晰了。此后,杨团又一一去联系单位、作者,一一描述画面,不谙摄影的她硬是凭着印象记住了60余张图片的模样。

刘燕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转而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从1997年起担任爱乐女乐团总经理。她多次帮慈善总会筹款,参与多项活动,去年“晋升”为总会的常务理事。这次选定的图片中有不少是部队摄影记者拍摄的,在军营中长大的刘燕数次去军队系统联系、取片子,不计琐细烦劳,直至担任了这本画册的监制。

由各界自发送来的作品及满世界寻来的作品中的精华,构成了这本画册的主体,而后者是从参展的上千张图片中层层淘选出来的。可图文总编审王永强仍感不足,他一向做事严谨。他总觉得还差那么一批能打动人的、撼人心灵的作品,它们将成为这本画册的灵魂。几个人的视野毕竟有限。正如“民歌恰是穷乡好”,那些藏在深山难为人识的或许正是读者最需要的。“依靠别人的眼睛帮我们去找”——杨团提出,开始了更为艰难的跋涉。

最打动人的照片都不是出自“名记”

当人们浏览《1998中国水灾》画册的摄影作者名单时,发现其中似乎鲜有耳熟能详的大牌“名记”,多是名不见经传的中青年后起之秀。他们年纪轻,素质高,长年在基层实实在在地干,迎着机遇脱颖而出。

工人日报的于文国即是他们中的一员。戊寅六月,长江怒吼,于文国背着摄影包先后四次奔赴灾区。画册中第一幅表现人的作品是于文国的《水来了》。8月7日九江大堤决口,洪水冲进了市区。画面中心,一位中年妇女张大嘴巴呼喊着仓惶奔跑,头上的短发作冲冠状。脚后数米之外,白茫茫的江水正汹涌而来。情形之紧急,可想而知。而拍摄者的奋不顾身,也不难想见。提起在前线的日子,于文国平淡地说:“我们去了,把作品拿回来了,是干了件事情。但我们只是背着相机在那儿转悠,跟那些现场扛沙袋的战士们比起来,真算不了什么。”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回来后的评奖、表彰、庆功,各处要照片、出画册,弄得他都有点儿皮了。而当从未谋面的杨团打来电话,说了同样一番肺腑之言后,这位山东汉子被打动了——“你们真是做了件好事”,不仅无保留地提供自己的作品,还再三再四推荐了一批同行,当初泥里水里一块历险的哥儿们。

当晚23时,杨团一个电话打到了上海,找到人民日报驻沪记者周寅杰。南方诸省有哪些出色的记者,出色的片子,他都了然于胸。听了杨团操着女中音急切而又热耳酸心的话语,周寅杰慨然应命:“你们在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没说的,一句话,需要我干什么吧?”周寅杰寄来了自己的用心之作,还举荐了周国强、李洁军、郭一江、刘士斌等近10位记者,又一个一个给他们打电话联系,并要求反馈。后来,他还帮助修改画册的前言及文字说明,做了大量的编辑、组织工作。这些到底占据了他多少时间,已无法统计了。

周国强,作为武汉晚报这样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他除了湖北省还自费去了江西,经历了整个抗洪抢险的全过程。听到画册征稿,他立即制作了56张10寸图片寄来。随后又打来电话,一张张讲解画里画外的故事。

江西画报社有一位摄影记者叫欧阳萍,周寅杰原本不认识他。一日,周寅杰从一份摄影画报上看到一幅欧阳萍的获奖作品,奖项级别并不高,却一下子攫住了他的眼睛。朦胧晨曦中,一队抗洪战士完成任务后撤离。一位小姑娘站在路旁,手捧饮料哭着央求:“叔叔,求求您收下吧!”虽然只有画面,却似乎能够听到脚步、哭声等画外音,视觉效果转化成了听觉效果。周寅杰赶紧推荐给杨团。此时全书已截稿,再加入会造成不少工序的返工。杨团详细询问画面,周寅杰再三坚持,最后决定花时间去找。寄来后果然不负众望,另有一张九江万人空巷送亲人的作品也远射中鹄,淘汰了同一题材的众多竞争对手。两张关门之作为画册添色不少,周寅杰同行不相轻反相重的品德更难能可贵。

选片初期,有人说:“你们弄不来片子,就是因为没给钱或给的太少。”事实上,几乎所有提供照片的作者都是无偿的。“几乎”之外的偏偏是北京的两家大新闻机构。周国强曾对画册的编辑说:“你要是给我钱,就等于打我的脸。”有入选作品的几位作者都说只有一个心愿,书出版了请告诉一声到哪儿去买。中华工商时报的苏可听说自己的照片有希望被选用,其它不问,跟妻子马上动手制作。他说:“我当过兵,为慈善事业做点事是我的荣耀。”一位原来准备公事公办的记者,跟画册的工作人员打了几次交道后,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了。

出抗洪摄影画册也需“打假”

在磨合中,主创人员取得了共识:作为一个民间团体,搞画册不是为了执行上级的旨意,不是做宣传品,完完全全出于使命感的驱动——要把中国人民直面洪水的大无畏大团结、中华民族以热血挥就的世纪史诗用固化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告慰死者,抚慰生者,激励后人。画册中,没有几大战役的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始终把镜头对准灾情,对准前线军民,对准真实的景像,真情的流露。曾有不少人发出善意的担忧:“你们这里不见大人物、经典场面,行吗?”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此前已编辑过几十本大型画册的王永强,义务“客串”这本抗洪画册时,心里并不轻松。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真实是新闻摄影作品的生命,纪实性是选片的第一标准。整本画册没有回避洪水的猖獗、灾难的严重,没有回避灾民大众的悲苦、无奈、迷惘,唯此,才得以凸现抗洪勇士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坚持纪实,还要腾出手去“打假”,是王永强始所未料的。刚一接触图片,就有几个作者“举报”:某些走红的新闻照片是事先摆布或事后“调整”的产物。别管这些片子得过什么奖,只要是假的坚决拿下去——主创人员下了决心。

再者,是坚持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王永强说,凡是他通过的片子,都是自己先受了感动,什么时候看了都感动的。他特别动情地谈到对一张作品的处理。一个小战士,战斗间隙坐在地上小憩。他的身躯从上到下占据了整个空间,令人想起“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泥痕,双臂和腿上的泥水在骄阳曝晒下发出青铜般的光泽。他小腿部沾满了草叶,一双鞋不知在泥水中浸泡了多少天,已鼓鼓囊囊。画面中似有许多许多话。王永强激情难捺,把它放在中心页,做成“全出血”两页整版图,对人的视觉形成强烈的冲击。

毋宁说,画面中的勇士和民众,是这本面册的真正作者。

与一般摄影画册不同的是,这本画册没有分成几个篇目,也没有篇前导语、小标题。全书采用泼墨大写意笔法,大开大阖,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展开,而是抓住图片中最能打动人的内涵进行编排设计,随情感的起伏涨落一贯到底。王永强坚持正八开篇幅,大量是铺天盖地满版的图片,一幅幅宽银幕似的扑面而来,覆盖读者的全部视野,令人动心骇目。

王永强身体较弱,主创人员的研究会常常是在他家里开,可他还是乐此不疲。“这次是我做画报以来心境最坦然、最放松、最没有束缚的一次。”王永强由衷地说。一天,中华慈善总会的阎明复会长拿来自己找的两张照片,对编辑说:“能用不能用,由你们决定。”副会长吴建国对“前言”的修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9月中,3份不同部门撰写的“前言”送到了杨团手里,都被她否定了。她对画册中这唯一集中的文字期望很高。王永强说:“你别急,我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我的大学同学张爱平。”

张爱平原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现做自由撰稿人、文化公司策划。4年前,她赴美国,曾亲至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赛场。使她意外的是,场内场外志愿人员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飘动的白发与绿茵场上的青春相映成辉,叫人感动不已。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美国,想找到自愿打义工的人却是异乎寻常地容易。或许,奉献爱心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社会的一种平衡力量。

入汛洪峰涌,心中未泯的新闻激情又燃烧起来。张爱平找到原报社总编辑请战去一线,未获批准。退而求其次,来到中华慈善总会,再次请缨无门。辗转打听到老同学王永强就在总会,便给他写了一封文辞恳切的信。不久,接到杨团的邀请。仅用一天时间,张爱平写出了“前言”,太多的想法早已烂熟于心,积蓄已久的能量终于释放了出来。作为画册的文字编辑,张爱平还参与了文字说明的编撰。随着画册一天天成熟,感动她的不再是老“老外”,而是自己的骨肉同胞了。

杨团最常说的就是:“要出精品,不能给画册留下遗憾。”有时,为了一张照片的取舍,要给作者打不下10个电话。周寅杰的评价是:“做得真是没话说的。”样子出来后,对影调怎么处理,反差够不够,又三番五次地征求作者意见。对文字部分更是反复推敲,跟编辞典差不多。画册的文字说明全部是新闻纪实体,简约,精洁,看不到什么豪言壮语。?洲湾溃坝、九江决口到底是几点几分,为分洪做的几次大转移到底疏散了多少人口,获专利的“钢木土石组合坝”封堵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她都要一点点核实,不厌其详。

做一本无利可图的书,居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身为画册的策划人和总协调,杨团亲眼看到了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处处求人到今天上百人协同作战的全过程。中华慈善总会不存在财政补贴,它的房屋桌椅板凳全是别人捐的,自身一无所有。为这本面册,九洲图书出版社免费出版,中国银行出资赞助印刷费用。新华航空公司免费载人、运画册及海报。合作单位赠送的电脑、传真机也陆续进入总会的办公室。“不信东风唤不回”。人民群众之中从来就蕴含着一种很强的慈善意识,只要你向他们敞开心胸,做了善事、好事,他们最容易被打动,最容易出力配合。这本画册的人气之盛,即是明证。

画册的出版页上,印着10多家单位的名称及近20个人名。下面是一行字——“参与本画册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均为无偿奉献”,简单的一句,浓缩了几多琐细的却是感人的情节。

年届花甲的吴一经,原是一家大公司坐第一把交椅的英文翻译。退休后到总会任外事办公室主任,天天来上班,却没拿过一分钱。画册所有文字的英文翻译初稿就出自他之手。

接力棒又传到另外两名志愿者手里,是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洋义工,美国一家电脑公司驻北京的泉丹义先生和他的一位当教师的同胞。到中国几年,他们已经多次为慈善总会工作了。

中文说明几经修改,英文译文也需相应更改。编辑又请到一位离休老干部沈佩荣。沈佩荣原是劳动人事部外事局副局长,75岁了仍是精神畅旺,特别热心慈善的事。这次跟年轻人合作,她百问不烦,不光校对,还常常直接出词汇、句子。老人感言:“社会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的,做点有益的事,生活也充实。”

一个傍晚,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关怀行动委员会主任梁秉中先生来到中华慈善总会,他与总会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到有这样一本画册,他深为感动,并说海外华人也都会为之感动的。当听编辑提到画册的“前言”是富于散文体的文字,翻译上有一定难度,目前的译文与中文存在差距时,梁先生说:“你们要是信得过,就让我去做。”回到旅馆,年近七旬的他熬了一个通宵。翌日晨,一份清雅、流畅的译稿传到了编辑的桌上。

就是这么一支“国际联队”,一站接一站,奉献着智慧,奉献着热忱。

承担画册全部设计制作的是北京悦目堂设计摄影有限公司。早在赈灾捐款高潮时,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从人群中发现一位气质不凡的姑娘,经交谈得知她是代表悦目堂公司来的,叫胡芳芳。胡芳芳表示只要这里有事一定应召。两个月后,她成为抗洪画册的艺术总监。画册设计总监、该公司总经理张京是个颇具侠义心肠的小伙子,他缄口不提设计费,精心设计了封皮、护封、所有图片及海报,连书名都是他一锤定音的。在长达1个多月的时间里,由李德刚、刘翔、王纬、胡蓉鸣组成的小组,把别的活儿都停下来,专攻画册,不啻又捐出了不菲的劳动价值。

与此相仿佛的还有一家民营公司,慧思德科技企业,同样是被救灾召唤来的。一天,总经理安虎生来到慈善总会,主动要求做慈善募拍网站,使海内外的捐赠者不必再受空间、时间的阻隔。现在,这个开通不久的网站成了画册发行的第二渠道。安虎生还建议,为了强化购书者即是捐赠者的概念,为这本画册专门设计10000个配合发行的带编号的捐赠纪念卡和邮资明信片。他自己设计了两个配件,并与北京电报局共同制作完成。这既是对捐赠者的一份尊重,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先期无数人的劳动成果最终是在深圳的蛇口以琳彩印制版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得以显现的。在这里,慎终如始的主创人员日夜盯在现场。为了最好地体现原作效果,制作人员反复出片,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连最挑剔的杨团都认为“真的没有遗憾了”。工作中,21岁的女工李国玲望着一幅照片不禁潸然泪下,哽咽着说:“这里的故事太感人了。”那是一位九江妇女带着孩子去送撤离的部队。她咬着嘴唇,眼里噙满泪水,竭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却叫另外几位没到场的女性哭出了声。是的,凡是经历过’98大洪水的人们,都不难从画册中找回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灵震颤。一位孩子只有3岁的年轻母亲说:“我一定要买本画册留给我的孩子看,让他永不忘记。”

随后,东莞新扬印刷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印出了画册。原来计划做一部分平装本,后来决定10000本全部做精装珍藏本,并加印了2000张海报。钱不够,该公司什么也没说,权作捐赠了。

正是有了如许多相关单位的无私奉献,这本画册的成本降到了最低。除了中国银行、九洲图书出版社,其余参与者是清一色的民营机构,外加草野贤能,散兵游勇。一个完全松散的建制,却做到了高效、高水平的运作。人们不难从中再次感受我们在洪灾中已然感受到的那种平日里淡漠了的崇高与激情。

更令人起敬的是那些没能被印在印刷页名单上的幕后英雄,他们同样付出了很多很多。

从夏到秋,钟华、高翔、庄玉强,任道远,四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4年级的热血青年一直在慈善总会实习。他们自最繁琐的事情做起,将送来的照片一一登记、编号、制册,电话核实图片说明中的各种要素,挤公共汽车跑很远的路去取照片,送照片。实习结束,四位同学给总会郑重留下一封信:“在这里,我们学到了慈善精神。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做志愿者。”

同在一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副研究员杨敏、北京慧思德科技企业的打字员李玲,在赈灾及画册最要紧的时候,两位年轻女性起早贪黑,跟总会的工作人员毫无二致。

如果按传统的发行渠道发行画册,成本将至少增加2成。尽可能省下每一分钱留给勇士基金,主创人员想到了方兴未艾的民营书店。此时,宣传海报开印在即,发行方式一栏还是空白。杨团旋即向民营书店发出紧急求援。席殊书屋的总裁席殊等人得知后全力支持。席殊指派他的项目总监喜宏放下所有的事,四处联络。仅仅一夜,即联系了全国60余家(后来发展到80余家)民营书店,决定举办联合义售,开了民营书店大规模联合义售的先河。其联络系统之灵敏,工作效率之高,洵可惊叹。在整个书业不景气的今天,自身亦十分艰难的民营书店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12月25日,义售活动拉开序幕,由北京,再江西、湖北、安徽、黑龙江、上海。应该说,这本画册找到了最适合于它的发行形式。

据悉,北京世都百货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处欣然同意为画册做免费公益广告。仍不断有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

正八开精装本、沉甸甸的画册,哪里载得动这许多情!

为了一本不同寻常的摄影画册,一群又一群至情至性的普通中国人,抛开往日狭小的生活空间和琐碎的谋生挣扎,义无反顾地奉献着自己的赤诚至爱。这其间,他们无不被一种豪迈的情怀所激荡。在为英雄留下画谱的同时,也在完成着呼唤英雄、渴望崇高的心愿投射。因缘际会。为社会出力,他们打开了一扇大窗,找到了某种归属感。世界需要热心肠。如果更多的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尽一点微力,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那它就代表了一种远为深刻的文化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